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六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与人物心灵展开对话——《穷人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

与人物心灵展开对话——《穷人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5日  字体:

  

与人物心灵展开对话——《穷人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授课教师:永泰县樟城小学吴韶清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授课班级:盘谷中心小学六年(3)班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设计理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学中以读为主线,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,在读中有所感悟,在读中培养语感,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。给足孩子时间,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对话,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。创设一个平台,让教师、学生、作者、文本进行平等的语言交互、思想交互、情感交互。创设一种情境,让学生展开联想,敞开心扉,去感悟人物的内心,从而受到爱的教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学目标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理解课文内容,感受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贫困和悲惨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品读课文,感受桑娜的勤劳、淳朴和善良,学习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抓重点词句,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学过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.穷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谈话,导入新课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同学们,我们曾经学过《跳水》这篇文章,它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·托尔斯泰写的。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《穷人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通过预习课文,能说说文中写了哪些穷人吗?(生:桑娜、渔夫、西蒙、以及他们的孩子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.他们虽然很穷,但是——(指名说;师相机板书:善良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初读,整体感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这节课,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桑娜的内心世界,去感受她的朴质、真诚与善良!(板书:桑娜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自由朗读(1-11自然段),看看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桑娜善良的品质的?找出相关语句画下来,并在旁边作批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生读。师提示:边读边作记号,养成“不动笔墨不读书”的好习惯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.谁愿意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.生汇报,师归纳整理事件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.这四件事中,哪件最能体现桑娜的善良?(板书:抱养孩子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精读,品味感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感受桑娜义无反顾的举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是啊,西蒙死了,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走了,一户穷人家唯一的一个大人走了,这对于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来讲只意味着一条路、一个字——死。可幸运的是——桑娜抱回了两个孩子。请大家一起朗读第8自然段,想想桑娜是怎样抱回孩子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桑娜抱回孩子的那一刻,她有没有多想?(没有)从这一段的哪句话看出来?(出示:她的心跳得很厉害,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,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。)(齐读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师:“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”是什么意思?“非这样做不可”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渲染:是啊,她没有想,家里多了两张嘴,吃饭会更困难,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;他也没有想,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,自己的孩子会更苦,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;她也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,丈夫会更苦,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);更没有想到这样做她自己会更苦?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.可见桑娜抱回孩子完全是发自内心淳朴善良的本质,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美德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朗读一遍这句话。(她的心跳得很厉害,……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二)感受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师:可这一抱给桑娜的内心带来极度的不安。请大家精读第⑨自然段,看看从桑娜的心理描写中,你能体会出她怎样的复杂心情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学习之前,吴老师有个建议:初读完这段后,可以抓住你们最喜欢的或最受感动的一两句话细细琢磨,上下桌还可以合作学习,互相交流。开始吧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刚才,大家都读得相当投入,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,好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、指名:谁抓住了一二两句话来体会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1)“他会说什么呢?这是闹着玩的吗?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同学们,让我们展开想象,渔夫会说什么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“这是闹着玩的吗?”这是一个什么句式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反问句。意思是说:这(收养两个孩子)并不是闹着玩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为什么桑娜会这么这么想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家里穷,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理解“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你是抓住哪个关键词来理解的?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渔夫够苦够累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课文句子:②段:桑娜沉思:丈夫不顾身体……菜只有鱼。”下文⒃段“糟糕,真糟糕……总算活着回来拉!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朗读指导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法总结:刚才,我们不但抓住了关键词语理解的句子,还联系上下文体会情感。下面请你们再用这两种方法学习最后两句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3)“那也活该,我自作自受……恩,揍我一顿也好!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导:谁来说说你对最后2句话的理解?你从中体会到桑娜怎样的品质?(善良,宁愿自己受苦,也要帮助别人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抓住了哪些关键词来体会的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:自作自受:在字典的意思是自己做错了事,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那么,在课文中是指什么呢?“自作”指桑娜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什么错事呢?(没有征求丈夫同意,抱回两个孩子,觉得有点不对。)“自受”又指什么?(桑娜愿意承受丈夫的打骂)这种想法坚定吗?从哪里看出?(!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:多么善良的桑娜啊!她那宁愿自己受苦,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,多么震撼人心啊!同学们,一起来把桑娜这时候的心声说出来好吗?(那也活该——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、学到这里,大家感受肯定很多,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第九段再读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三).以“穷”衬“德”,升华情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1)师:同学们,桑娜只是抱回两个孩子,怎么会让她如此倍受煎熬呢?这都是因为她一家也是——穷人!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请你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,说说哪里可以看出桑娜家庭贫穷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3)对于一个艰难度日的家庭来讲,现在又多了两个人,简直就是——(雪上加霜,火上浇油)?如果说刚开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,而后来经过了激烈思想斗争的桑娜还是坚持留下孩子,甚至是——揍我一顿也好!她的善良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对孩子的怜爱中!(板书:怜爱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4)当然,桑娜的善良还体现在对丈夫的牵挂,对邻居的关心,对生活没有一点儿抱怨。可见,善良的人对待任何人、对待任何事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她人性的光辉!真是人穷德富啊!〈板书:德富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.总结,拓展迁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同学们,如果此时此刻桑娜就在你眼前,你最想对她说什么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这节课,我们通过想象品读,通过抓关键词,联系上下文等方法,理解了课文内容,走进了桑娜的心灵,深刻感受到了穷人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。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渔夫、走近西蒙,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再一次感受穷人的那份质朴、真诚与善良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学反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文教学过程的设计,我本着一个让学生在一个大框架中自己探究的原则,因而在设计中大胆地以“忐忑不安”为切入点,让学生从“穷”与“富”之间揣摩人物的内心思想,如此便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自由的喷发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,以大容量的朗读指导,来提升学生对文章情脉的把握,以读促悟,以悟促读,相辅相成,让学生在动人的情境中学习语文,得到极大的人文启迪。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liunianji_491_22973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